误区1:大部分都不是“泰山”
“现在,许多家长教育子女都有一种‘司马迁情结’,那就是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如泰山,或轻如鸿毛。”南华工商学院院长、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副会长易江指出,大多数家长都不惜一切努力欲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“泰山”。“可是,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属于这两种类型,80%的孩子是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,追求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‘泰山’是不切实际的。”
误区2: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
“现在,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”广州市明人教育负责人大山说,这听起来似乎是很有道理,可是,事实上是错误的。“教育真正应该让孩子明白的是,不怕输,才会赢。”
与会的另一位专家也表示,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的说词害死人。“这都是各种培训机构的广告语。”她说,这种说词不知害了多少孩子,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,让孩子陷入痛苦的深渊。
误区3:成功是教育孩子目标
“现在很多家长认为,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目标。”广州市109中学校长张仲庆不无忧心地说,他们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成功的人,而不是一个幸福的人。
提醒1:家长别干涉小孩子的“社会模拟”体验
“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像在以前的多子女家庭,在幼年时即有了由兄弟姐妹组成的模拟社会,可以得到一种社会模拟体验。”易江提醒家长,“绝对不能干涉小孩子进行这种‘社会模拟’。”
他说,0~6岁的孩子,需要有3个以上年龄相仿的朋友保持6个月以上的“社会模拟”活动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可能会经历合作、闹矛盾、吵架、嫉妒,甚至打架。
提醒2:孩子5岁前不要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
“家长要放飞孩子的梦想,绝对不要对其进行束缚。”易江强调,孩子5岁前不要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。他说,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。他用回形针折成一个英语的“and”,让孩子们说那是什么。结果发现,提早认识这个英语单词的孩子,只有一种答案,就是“and”,而没有经过这种知识性的训练的孩子至少说出了18种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东西。
提醒3: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
“对中国的父母而言,家庭教育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,忙起来不要。”大山认为,父母都是爱孩子的,但很多父母不知道有智慧的爱。
他认为,家庭教育的真相就是“关系”两个字。他认为,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是“五大关系”,就是孩子跟父母、老师、同学、学科、自我的关系,任何一个关系出问题,孩子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。家长就是要引导孩子处理好这“五大关系”。
可是,太多的中国家长以忙为借口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。
广州大学社科部党总支书记、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刘树谦也认为,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应学会陪伴孩子,要善于与孩子沟通。
谁说“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?
“输在起跑线上”是所有家长最担心的事情。在早教专家面向家长们侃侃而谈的课堂上,在街头发放的各种培训班的宣传页上,在电视、广播里专门给孩子们“健脑”、“增智”的保健品广告中,所有的轰炸性信息都在宣扬这样的理念:如果不在0到6岁时抓紧时间开发智力,如果不在上学之前就初步掌握心算和外语,如果不用古典音乐天天抚摩孩子的耳朵,孩子就不能成为聪明快乐、大有前途的“花骨朵”。“专家”们甚至试图让人们相信:如果“胎教”工作没做好,这个孩子在娘胎里就已经被淘汰出局了。
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忽悠了谁?
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到底忽悠了谁?虽然教育部并没有明显针对的对象,实际上却是在暗示家长们的不理智。“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,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”,王副司长的此番话固然是肺腑之言,但同时我也相信,大多数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承受着如此之大的压力也是于心不忍,所以“忽悠”之说虽然道出了父母们和教育的痛处,却起不到止痛的效果。
起跑线输了孩子照样能赢
输在起跑线上,不等于输。正如一位成功人士说过,哪怕你是一只蜗牛,只要能够爬到山顶,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。虽然,你有可能“输”在了起跑线上,但在未来的生命征程和人生磨砺中,如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现实和梦想、精神和追求的最佳匹配,才是最重要的。
文档为doc格式